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提出了一系列具有标志性的重大战略。其中,提高技术工人待遇是重大举措之一,事关“中国制造2025”目标的实现以及我国经济的成功转型。为此,必须深入把握“提高技术工人待遇”的重要意义,找准提高技术工人待遇的实现路径。
提高技工待遇将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首先,提高技术工人待遇是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当前,产业转型发展已经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转型发展的本质是改变过去的高投入低产出模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而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产品都需要有技能的人去操作、去生产。没有强大的技能人才队伍做支撑,产业转型则是一句空话。制造业强国的背后都有一支强大的高技能人才队伍做支撑,如日本高技能人才在技术人才中的比例为40%,德国达到50%。目前,我国技能劳动者总量严重不足,据统计,我国技能劳动者仅占就业人员的19%,高技能人才数量还不足5%;技能劳动者的求人倍率一直在1.5∶1以上,高级技工的求人倍率甚至达到2∶1以上。因此,提高技术工人待遇有助于吸引更多的青年人才从事技术工人工作,加快建设我国高技能型人才队伍。
其次,提高技术工人待遇还是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内容。据统计,截至2014年底,我国有技能劳动者1.57亿人,其中,高技能人才4136万人。据预测,2020年技能劳动者需求将比2009年增加3290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需求将增加约990万人。如此规模的技能人才队伍,工资收入水平如果能够保持较快增长,将极大地促进小康目标的实现。
我国技术工人收入与付出不相称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度重视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特别是2003年全国人才工作会议、2006年中办、国办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后,有关部门及地方省市出台了一系列的加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政策措施,促进了我国技术工人队伍的不断壮大,技术工人工资增长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社会地位有所提高。但是,由于旧有思想观念等原因,技术工人队伍建设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是总体工资收入水平还比较低,劳动报酬与其劳动付出还不相称。如东部某市2014年对装备制造业的抽样调查显示,车工中位数年薪为47356元,会计年薪为68007元,车工年薪仅为会计年薪的70%。另据某市2015年对汽车制造业调查,会计年薪中位数达到125105万元,而车工技师年薪中位数仅为89674元,车工技师年薪仅为会计年薪的72%。
二是社会地位还比较低。部分人往往将技术工人与待遇低、环境苦、素质不高划等号。据统计,技工院校70%以上的学生来自农村,75%生源是农村学生。从招生的情况来看,由于没有吸引力,2012年以来,技校招生已经连续3年都在下降。
三是技术工人晋升通道狭窄。长期以来,受“干部”与“工人”身份限制,技术工人职业成长的顶点也就是当当班组长,难以向更高管理层级晋升。有些企业没有把技能人才当作资源要素来看待,缺乏培养人才的机制,对技术工人职业技能提升基本没有投入或投入很少。
实现“中国制造2025”亟须提高技工待遇
提高技术工人待遇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站在战略高度,加快解决这一问题。
其一是合理提高技术工人的工资水平。经济是基础,工资待遇是核心和关键,只有缩小蓝领技术工人与白领人员的工资收入差距,将技术工人劳动报酬同其实际能力和贡献大小联系起来,才能促使更多的年轻人加入到技术工人的队伍中来。政府应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提高优秀技能人才的津贴水平;指导企业深化内部分配制度改革,进一步提高优秀技能人才的工资待遇。
其二是健全技术工人的晋升通道。一方面,要进一步改革职称评审制度,完善技工晋升渠道,在积极推动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实施的同时,开展技能型人才专业技术职务的评聘工作;另一方面,在企业内部应建立技术人才职位体系,设立首席技师、资深技师等,形成技术工人的职业生涯通道。
其三是加大培训力度。通过技术工人人力资本水平的提升,促进收入增长。既要增加政府的财政投入,也要确保企业将国家规定的按工资总额1.5%提取的职工培训费用真正落到实处,加大对一线技术工人的培训力度,形成政府、企业、社会多方投入的体制机制。
其四是要营造重视技术工人的社会文化氛围。通过宣传和舆论引导,使人们逐步抛弃社会学历崇拜等旧有观念,让技术工人获得职业尊严感,不断提高技术工人的社会地位。
提高技术工人的待遇刻不容缓。这需要政府、企业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可以说,没有中国技术工人的崛起,就没有“中国制造2025”目标的实现。(人社部劳动工资研究所王学力) |